全省博物馆社会教育示范项目之“我与古建有个约”
全省博物馆社会教育示范项目之“我与古建有个约”
一、项目单位
岷县博物馆
二、活动目标
展示近年来岷县古建维修成果的同时,通过开展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,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建筑的营造法式、独到的美学价值,感受古建筑的艺术之美,进而认识岷县古建筑风貌及人文内涵,积极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、人生观和价值观。在加强学生美育,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的同时培养学生爱祖国、爱家乡的深厚情感。
三、活动过程
1.活动开始前2周与合作学校联系场地,协商参加人员等活动细节。
2. 组织学生参观“屋檐上的艺术——岷县博物馆馆藏瓦件精品展”,了解我国古代建筑的营造法式、岷县古建类文物基本状况和中国古代建筑结构特点、屋顶形制、屋面装饰艺术。
3.由博物馆社教员为学生讲解古建筑结构特点、瓦当及拓印相关知识及方法。
4.在博物馆社教员带领下进行瓦当拓印、木构古建筑搭建。
5.开展“我与古建有个约——亲子夏令营活动”,参观岷县县域内的明清古建筑:清水关帝庙、茶埠圆觉寺、山咀白塔、大崇教寺及汉藏文碑亭、中寨前川寺等,根据自己的参观经历和搜集到的素材进行构思并开展“我爱家乡 绘古建”活动。
全省博物馆社会教育示范项目之“我与古建有个约”
“我爱家乡 绘古建”绘画创作
全省博物馆社会教育示范项目之“我与古建有个约”
参观“屋檐上的艺术”馆藏瓦件精品展
全省博物馆社会教育示范项目之“我与古建有个约”
学习瓦当及拓印知识
全省博物馆社会教育示范项目之“我与古建有个约”
学习木构古建筑搭建相关知识
四、具体实施过程
(一)瓦当拓印
1. 清洁瓦当:用刷子、喷壶将瓦当上的尘土清理干净。
全省博物馆社会教育示范项目之“我与古建有个约”
清洁瓦当
2.固定纸张:用刷子将宣纸浸湿,敷在瓦当上,并用毛刷轻轻敲捶,使湿纸贴附在瓦当表面,随着它的花纹文字而起伏凹凸。
全省博物馆社会教育示范项目之“我与古建有个约”
固定纸张
3.拓墨:待纸张干燥后用拓包蘸墨,轻轻地、使墨均匀地涂在纸上,在突起的瓦当花纹上轻轻扑打,然后把纸揭下来,一张白底黑字的拓片就完成了。
全省博物馆社会教育示范项目之“我与古建有个约”
社教员示范拓墨
(二)木构古建筑搭建
1.标号:用铅笔在古建模型底板上标出套装序号。
全省博物馆社会教育示范项目之“我与古建有个约”
在古建模型底板上标出套装序号
2.拼接:按照从下往上、从中心向四周的顺序找到对应号码木板并拼接在一起。
全省博物馆社会教育示范项目之“我与古建有个约”
将古建部件进行拼接
3.微调:对初步完成的作品进行细微调整。
全省博物馆社会教育示范项目之“我与古建有个约”
对木构古建筑进行微调
岷县博物馆结合当地的历史文化资源,选取有地方特色的古建筑元素,开展社教活动,自实施以来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应,项实施过程中的得到了合作学校的充分信任,利用学校这个教育平台,借力而上、乘势而为,多彩纷呈的展示了岷县古建筑独特的历史文化风貌,充分发挥了文物的教育功能,增强了学校师生热爱家乡、保护文物的意识。
(甘肃省文物局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