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省博物馆社会教育示范项目之“文物走进课堂 课堂就在博物馆——胡腾舞俑”
全省博物馆社会教育示范项目之“文物走进课堂 课堂就在博物馆——胡腾舞俑”
一、项目单位
甘肃省博物馆
二、活动目标
从馆藏文物“胡腾舞俑”所蕴含的历史、艺术和科学价值出发,介绍胡腾舞发展历程以及甘肃特有的东乡、保安、裕固三个少数民族音乐和舞蹈的相关知识,使参与者了解甘肃在中西方文化交流的独特历史地位,激发参与者热爱和学习家乡文化的兴趣,同时培养参与者的观察力和模仿力。
三、活动过程
1.馆校双方在每学期开学前讨论确定教学计划,每次上课前两天与校方沟通,确定参与人员。
2.组织参观“甘肃丝绸之路文明展”,学习了解甘肃少数民族文化和相关文物历史信息。
3.授课并开展胡腾舞、胡旋舞等舞蹈学习和互动。
四、课堂具体过程
1.学习甘肃历史文化、“胡腾舞俑”、东乡、保安和裕固这三个甘肃特有的少数民族的音乐、舞蹈相关知识。
全省博物馆社会教育示范项目之“文物走进课堂 课堂就在博物馆——胡腾舞俑”
课堂讲解
全省博物馆社会教育示范项目之“文物走进课堂 课堂就在博物馆——胡腾舞俑”
展示敦煌壁画中的胡旋舞
全省博物馆社会教育示范项目之“文物走进课堂 课堂就在博物馆——胡腾舞俑”
胡腾舞俑
2.学习胡腾舞,感受西域风情的魅力。
全省博物馆社会教育示范项目之“文物走进课堂 课堂就在博物馆——胡腾舞俑”
学习胡腾舞
全省博物馆社会教育示范项目之“文物走进课堂 课堂就在博物馆——胡腾舞俑”
学习胡腾舞
全省博物馆社会教育示范项目之“文物走进课堂 课堂就在博物馆——胡腾舞俑”
合影留念
五、活动意义及亮点
结合博物馆馆藏特色,选取“胡腾舞俑”将相关历史知识采用讲解、舞蹈的形式,把原本博物馆静态枯燥的文物以动态有趣的形式展现,让孩子们在身临其境的体验中学习知识,得到了参与者很高的评价和认可,引导孩子们更加热爱学习,主动探索,广泛提升兴趣,是辅助学校应试教育,更好体博物馆社会教育职能的充分体现。
(甘肃省文物局)